Starting Point

2021/04/06 02:24

/ Skim 1 /

没有观点,没有论据,就像一串鞭炮,放炮是为了开张。在到达下一个Check Point之前,你总会需要一个Starting Point。

Dive and Skim

Dive in:

to start doing something in a very enthusiastic way.

from Macmillan Dictionary

在水下,五感被极度简化,自己的一呼一吸被极度放大,被平静和孤独紧紧围绕,这是最好的禅定时刻。

13年前,在炎热南方的教室里,十几岁出头的少年已经略有秃顶。模拟考的卷子发下来了,距离高考不过短短几百天。他捧着卷子高兴地大喊大叫起来,庆祝那上边亮眼的高分。这位化学课代表接着琢磨起卷子上不多的红叉,拿起铅笔涂涂画画,不一会儿又洪亮地宣布:好!我理解了,消化了。

这一系列旁若无人的举动,经常在我遇到各式各样的生活和工作难题时,会突然回想起来。在任何场合和时间,专注,下潜,掌控着自己和些许真切的道理,这是dive in。#Dive,就用来给有潜度的文章做编号吧。

Skim:

to read or consider something quickl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ain points, without studying it in detail

from Cambridge Dictionary

Skim App是一个PDF阅读器,在Mac上用来读书/读论文最合适不过,轻便趁手,笔记和原文会分开。它伴随我度过了无数个开题寻论的日日夜夜。#Skim,就用来给碎片做编号。

稚嫩的想法

在公众号、知乎最最火热,黄继新来南京大学演讲一座难求,杜厦图书馆围得水泄不通的时候,我尝试过写关于学习、工具的文章,塑造一个爱学习的上进青年形象,以期获得一些粉丝和交流。后来,自己也觉得这无非是一些下锅之作,渐渐就放弃了。下锅之作这个词,来自于《马丁·伊甸》(Martin Eden)的译林出版社译本。主人公马丁是一个水手,爱上阔小姐露丝,后以写作谋生,自认为登得上大雅之堂的作品早期都杳无音讯,只靠写一写大众爱看的新奇玩意来赚取稿费为生,他称之为「下锅之作」。这本小说的作者是杰克·伦敦(Jack London),他更为知名的作品是《热爱生命》(Love of Life)。我和故事中的马丁不同的是,他自认为有好作品,因此才有下锅之作的对比。但我若不愿下锅,写些什么来摆盘呢?这个质疑,就在最近一次和同事的谈天里,被抚平了。

这是一位沉着而可靠的工程师同事,传闻代码如诗,我笃信不疑。我们的第一次合作是一次显著的冲突,一个典型的需求评审会上工程师challenge产品的场景,我也遗忘了被挑战的事由,但记得很清楚的是在冲突之后我们达成的谅解和信任。在那之后,产品走过了无数个迭代,时间来到了这次谈天。他说道:

很多人很在意面子,所以不敢暴露自己稚嫩的想法,总是捂着等自己想清楚了再出来说,我觉得这样反而不好。我完全不care面子,我只care我的东西交到用户手上,用户是不是满意,是不是认可。

这并不是一个少见的观点和说法,但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的人却是极少见的。有过犹不及的连珠炮型选手,让自己的话语渐渐贬值;也有长期沉默不语,或周期性爆发输出的。这其中的平衡非常难把握,但从他的身上我学到的是,重要的是用心思考、在意成果、让智力持续流动。除此以外,提出的想法的客观质量和它能获得的反馈,则不是个人所能强求控制的。

于是,我的Newsletter的心理建设完毕,这就开张了。

当下的真心

稚嫩的想法被释放,被看见的时刻,是一个没有目的的,不害怕被judge,也就不会被伤害的时刻。

即刻直播初上线的时候,我在即刻发动态说,希望大家能够在即刻直播里看到「当下的真心」。这个短语来自《箭术与禅心》(Zen in the Art of Archery)。一位德国哲学教授到日本通过箭术的修炼来学习禅的真义,经历了艰苦的练习,其关键是在「无我」的状态中,找到「当下的真心」。当他终于能够射中箭靶时,却遭到了师父严厉的呵斥:

后来在许多的失败中,偶尔会有连续几箭正确地击中箭靶。但是只要我的脸上露出丝毫的满意神色,师傅便会以少见的严厉相向。“你在想什么?”他(作者的箭道师父)会叫道,“你已经知道了射坏了不要难过,现在必须学习射好了不要高兴。你必须使自己解脱于快乐与痛苦的冲击,学习平等超然地对待它们,你的高兴要像是为了别人射得好而高兴,而不是为了你自己。你必须要不断地联系这个做法,你无法想象这多么重要。

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非常人所能事。为自己有所得有所悟而高兴,再合理不过再正常不过了,为何要努力修炼到「学习射好了不要高兴呢」?因为有所得而高兴的反面,就是无所得则不高兴。但生活的常态是没有反馈,或是负反馈。正反一体,得意和失意就在一念间。用流行的话说,是ego越大,情绪越丧。这有没有其他依据呢?我在这本中文译名非常治愈(英文原名更直观)的书 《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:成年人的哲学指南》(Midlife: A Philosophical Guide)里读到了这段关于「预防中年危机第一定律」的说法:

利己主义悖论(paradox of egoism)。它至少可追溯到约瑟夫·巴特勒(Joseph Butler)在伦敦罗尔斯教堂(Rolls Chapel)的布道,其内容在1726年结集出版。9作为英国国教的神父,巴特勒主教相信利己主义,或者说是对个人幸福的执着追求,将干扰甚至妨碍幸福的实现。就像密尔后来的转变,巴特勒认为幸福的关键条件是关心自己以外的事物。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转向利他主义。你所关心的也许是棒球、哲学,或者特定的某个人,如你的朋友、家人,而不是广义的人类。当你这样关心其他事物时,它不仅仅是你的一种自利手段,它本身就能让你感到幸福。所以这就是幸福的源泉,尽管它可能很脆弱。这正是密尔的观点。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想法。我们可以称之为预防中年危机第一定律:你必须关心自己之外的事物。假如除了个人幸福之外,没有什么值得你关心,假如你完全沉迷于自我,那么不会有太多东西让你感到幸福。当满足感难以获得之时,这个问题就值得好好琢磨了。把渴求幸福作为自己的目标是很自然的事,而可笑之处在于,你得做与之相反的事:关心其他事物。

quoted from 《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:成年人的哲学指南》

虽然直到读完《箭术与禅心》,我还是没有理解,为何射箭无需射中箭靶,箭靶并不是射箭的目标。联想到的最为相似的哲学理念,就是斯多葛学派所推崇的「宇宙理性」。这世上毕竟没有通用的和自己相处的方式,只要你想不开心,无论如何你都可以找到不开心的理由,在阅读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,我的首要目的是削除不必要的烦恼。

最近YOLO这个词因为reddit wallstreetbets散户狙击华尔街的故事又火了起来,它的全程是You Only Lived Once,你只会活一次。仔细想想,就会发现YOLO也可以有两种极端流派。

你只会活一次,

1,为了活得最好,应该尽量激进,能做的就去做。散户倾尽身家,去博gamestop股价狂飙的做法,就是这种。

2,你只会活一次,为了保命应该尽量谨慎,很多事都不该做。当你爸妈劝你考个公务员回家相夫教子,就是这种。

The answer lies within.

/ Contact me at 即刻 @洛伦LaurenQ /